朱元璋起义|揭秘:朱元璋为何会选择紫金山作为自己的寝陵?

发布时间:2020-11-23   来源:电视剧    点击:   
字号:

【www.foiegrasandflannel.com--电视剧】

譬如,钟山古称“龙山”,早在东汉末年,已被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视为“龙蟠”之地。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择金陵“龙脉”以为葬地,这完全符合风水要义。在钟山的南面建造自己的帝陵,在钟山的背面陪葬功臣,让自己的臣子在死后也护卫着自己,南北对应,尊卑昭然。钟山有东、中、西三峰,在古代的风水学上,这被称为“华盖三峰”。按照中国的传统,以中峰的地位最高。而孝陵所处的独龙阜,恰好处于中峰南面的玩珠峰下。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最早将这块地盘视作风水宝地的是梁代高僧宝志和梁武帝萧衍。在孝陵之西,有一座小山,人称“小虎山”,过去不解其意,现从风水地貌上分析,方知其正处于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与孝陵之东的“龙砂”之象左右对列;而直对孝陵陵宫的“梅花山”,过去都以为乃朱元璋为让吴大帝孙权这条“好汉”给他的陵寝看大门而留下的,其实,这一如座如屏的小山是孝陵风水中的“案山”,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其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南下的“钟山浦”也具有灵动的“朱雀”风水特征。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

贺教授认为,其实,这是朱元璋和他的建筑设计师们在刻意利用大自然。朱元璋因势利导,将三条河纳入自己的寝陵范围,既可以保留泄洪通道,又让河流为陵墓增色。这是朱元璋尊重自然规律使然。如果朱元璋为建造自己的寝陵将三条河填平,山洪暴发时,其后果可想而知!孝陵就置身于这种天造地设的优美环境中,在中国明代早期之前的历代帝陵中,像明孝陵这样拥有如此完善的风水景观的陵寝真可谓凤毛麟角。

说得通俗点,在风水学上,凡是屋宅,左边有流水的,称为青龙;右边有长道的,称为白虎;前面有水塘的,称为朱雀;后面有丘陵的,称为玄武。这四种条件都具备的就是最好的建宅地点。但是作为现代人,可以想见,前面有水塘,后面靠着山,旁边有河流,又紧靠交通方便的道路,环境宜人,生活在这里岂不是最高享受?贺教授说,“风水说”是中国古代的环境科学和建筑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哲学涵义。尽管它受时代局限也夹杂着一些迷信成分,但在当代东西方学术界,人们都把它看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特色之一。

第一谋士之死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重臣刘伯温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主宰他的命运,直至生命的终结。

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又激烈起来,大臣分成两派,以地域为区分,开始了新的争斗。

这些所谓派别,实际上就是老乡会,大家都说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本来应该是朱元璋,但考虑到他还兼任皇帝一职,所以当时是由李善长代理。这一集团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李善长何许人也,为什么是第一功臣?此人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马后的劳顿,后勤工作不好搞,劳心劳力又不讨好。朱元璋是个明白人,所以在建国后,便以李善长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相。

李善长这个人的特点是外表宽厚,却心胸狭窄,谁敢和他过不去,就一定要解决对方。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淮西集团很快遇到了对手,那就是浙东集团,首领就是刘基。两个集团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斗争,朱元璋似乎很有兴趣,他准备看一场好戏。刘基处死李彬,与李善长结怨。

李善长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韩国公,这是很了不得的,因为当时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个人分别是徐达、常茂(常遇春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他们都是血里火里拼杀出来的一代名将,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排位居然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他也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

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伯爵)。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埋头干活,这样一个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常常比他还要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换了你是皇帝,会容许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吗?而且这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外加刘基厚黑学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时不时就会想起他劝自己不要去救韩林儿这件事。谁知他将来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

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这场斗争中很难成为胜利者。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交锋。当时的监察机构是仿照元朝建立的御史台,刘基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说,他是言官的首领,此时的优势在刘基一边。

引发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他由于犯法被刘基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去找刘基说情,刘基却软硬不吃,还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不巧,这份回复恰巧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不敢隐瞒,但也怒不可遏。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想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不会拒绝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吧。”李善长可谓老奸巨猾,他明知刘基深通天文之道,以此为借口,如刘基坚持要杀李彬,大可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身上,当时又没有天气预报,鬼知道什么时候下雨。

然而刘基的回答是:“杀李彬,天必雨!”李彬就这样被杀掉了。李善长被激怒了,他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反击。刘基敢说这样的话,应该说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确实懂得天文气象,可问题在于即使是今天的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

这一次刘基的运气不好,过了很久也不下雨,等到朱元璋一回来,李善长积聚已久的能量爆发了出来,他煽动很多人攻击刘基。朱元璋是个明白人,并没有难为刘基。但刘基自己知道,这里是呆不下去了,于是在当年八月,他请假回了老家。

临走前,正值当时朱元璋头脑发热,想把首都建在老家安徽凤阳,同时还积极准备远征北元。刘基给了朱元璋最后的建议,建都凤阳是绝对不行的,而北元还有很强的实力,轻易出兵是不妥当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又对了。应该说,当时的朱元璋是很理解刘基的,他对刘基的儿子说过,现在满朝文武都结党,只有刘基不和他们搞在一起,我是明白人,不会亏待他的。

朱元璋这次可真是被刘基给蒙了,刘基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在临走之前已经布下了自己的棋子———杨宪。

杨宪是刘基的死党,他得到了刘基的指示,接任御史中丞,准备对淮西集团的反攻。

刘伯温通晓千年事 临死却对儿子说这样一句话

刘伯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这个人经常出现在一些盗墓的小说中,或者是关于风水的书中,很多书中,作者都将他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他精通占卦术,常常能算出一个人的运势,而且对于地形的勘探也是十分地准确,对于风水的观测,更是达到了通天的地步。古代的很多百姓都认为刘伯温能够知晓前后一千年的事情,是一个通晓天地之人。

渐渐地,这些传说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人们都忘记了刘伯温真实的样子。人们只是知道朱元璋能够统一中国,离不开刘伯温的帮助,他可以说是明朝的开国大臣。难道人们所说的那些故事都是真的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刘伯温的世界。

刘伯温小时候,就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对于读过的书,基本上能够过目不忘,他的父亲从小就教他习字读书,而刘伯温也是十分好学,读书的速度也是很快,据说能够一目七行。普通人如果这样读书,恐怕不会记住很多,但是刘伯温却不一样,虽然他阅读速度很快,但是效率也很高,书中的内容都牢牢地记在了他的心里。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乡试,并且考中了秀才,同村的人都称他是“神童”。

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他到府学读春秋经。这是一部高深的儒家书籍,里面的文章很难读懂,尤其是这么小的年纪,学起来更是困难。但是刘伯温却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每天诵读着春秋经,只要看过两遍,就能记住书中的所有内容。对于里面的内容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所理解的意思,是前人都不曾领悟到的,这让教他的老师十分惊讶。老师以为他之前就读过这本书,所以才会理解这么深刻,为了打消心中的疑虑,老师又随意从书中抽了几段文字,问他对于这些文字的看法,没想到刘伯温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这让老师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才智,认为他是千古难遇的奇才,以后肯定是前途无量。

时间一长,一部春秋经已经不能满足刘伯温了,于是他便离开了府学,来到了另一个名士郑复初的门下,学习程朱理学。 郑复初对于这个孩子也是赞不绝口,他曾经对刘伯温的父亲说:“你的先人积了很多的德,这才让刘伯温这么聪明。这个孩子以后肯定可以位居高官,光宗耀祖。”刘伯温读了很多的书,尤其是关于天文方面和地理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对于兵法和数学也是理解颇深。他每日研究这些知识,对于其中的奥妙理解地也是十分透彻。

有一次,他出游至徽州,也就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听说这里有一本《六甲天书》,刘伯温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兴奋,立即前往覆船山,顺利地找到了《六甲天书》。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这山中竟然还有明教的人存在,于是刘伯温便在山中暂时住了下来,贪婪地学习着一切新鲜知识,当他离开覆船山的时候,他不仅结交了众多明教的人,还掌握了许多的知识,回到乡里后,便立即名声大震,村里人将他比作了魏征和诸葛亮。

二十三岁的时候,刘伯温考中了进士,但是因为当时元朝已经是走到了末路,各地都爆发了战争,所以刘伯温只好在家里又呆了三年,后来才被元朝的统治者派到了江西去做官。刘伯温上任后,明察秋毫,并且不畏强暴,对于那些无法无天的地主,刘伯温毫不畏惧,在拥有了证据后,立即便惩处了那些地主,社会风气也随之一变。也正是因为这些大动作,让那些地主对他是十分憎恨,总想陷害他,但是因为其他官员知道他的为人,所以都尽力保护他。刘伯温见实在待不下去了,于是便辞去了官职,回到了家乡。后来又被朝廷征召,复出做官,但是过了三年后,又辞官隐居了下来。

后来朱元璋谋反,听说刘伯温的大名,于是便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刘伯温细细地为朱元璋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便劝说朱元璋集中兵力,尽量避免分头作战,这些建议立即被朱元璋采纳了。

刘伯温在朱元璋账下屡屡立下战功,于是被朱元璋升任为太史令。刘伯温观测天文现象,发现不就就会有祸乱发生,于是刘伯温希望朱元璋能够对天下人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后来,又因为好长时间不下雨,刘伯温又让朱元璋处理一些冤案,随后便下起了大雨。当时朱元璋因为一个梦,就想要杀死一批囚犯,刘伯温立即询问原因,朱元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刘伯温认为这是一个祥兆,让朱元璋彻底放心了,于是便放了那批囚犯。后来,刘伯温受了风寒,朱元璋便让胡惟庸带着御医来看他。御医给刘伯温开了一些药,刘伯温吃了之后,就觉得肚子十分地不舒服。

过了几天,刘伯温告诉朱元璋,他吃了那些药以后,就觉得肚子一直不舒服,朱元璋只是简单地让他安心养病,刘伯温十分失望。刘伯温的病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回到了家乡,隐居养病。而且他再也不相信那些药物了,每天只是保持健康的饮食。但是他的病情并没有好转,他知道自己即将死去,于是便将两个儿子叫到了身边,将自己的后事都说了出来。说完以后,又拿出一本书,让两个儿子立刻交给皇上,并且告诫孩子们,以后他的后代,都不准学习天文方面的知识。

做完这一切后,刘伯温又对第二个儿子说:“现在朝廷最需要做的就是统治者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要恩威并施,法律也应该精简。能用道德去感化的,就不要使用暴力,这样效果才是最好的。一旦有人犯错,希望统治者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样的话,刑罚才能公平公正。我本来是想要亲自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交给皇上,但是胡惟庸的存在,写了也是白写。等到胡惟庸没落了,皇上一定会记起我,这个时候,你就把这番话告诉皇上。”

说完这些,刘伯温才合上了眼睛,享年65岁。

是人还是神?揭秘一代军师刘伯温的传奇人生

民间传说,浩如烟海,影响广泛,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反而不被人们所熟知,人们只是笼统的知道他帮助朱元璋打下了江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他拥有怎样的传奇人生,关于他的众多故事又是真是假呢?

这些天,浙江处州府学的一位老师感到十分的不解,他所教习的《春秋经》课堂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这部艰涩难懂的儒家经典,老师采用了最基本的办法就是读。学子们个个摇头晃脑,朗朗书声回荡在府学幽静的院落。

然而有位年龄约十四五岁的童生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却不作声,似乎有所思索。老师觉得,这位刚刚从青田乡下来到这里的学生,可能由于基础薄弱,学习有一些困难,于是问他,是不是有不认识的字?学生竟然回答不仅读懂了,而且已经全部记住了。

譬如,钟山古称“龙山”,早在东汉末年,已被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视为“龙蟠”之地。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择金陵“龙脉”以为葬地,这完全符合风水要义。在钟山的南面建造自己的帝陵,在钟山的背面陪葬功臣,让自己的臣子在死后也护卫着自己,南北对应,尊卑昭然。钟山有东、中、西三峰,在古代的风水学上,这被称为“华盖三峰”。按照中国的传统,以中峰的地位最高。而孝陵所处的独龙阜,恰好处于中峰南面的玩珠峰下。贺云翱教授告诉记者,最早将这块地盘视作风水宝地的是梁代高僧宝志和梁武帝萧衍。在孝陵之西,有一座小山,人称“小虎山”,过去不解其意,现从风水地貌上分析,方知其正处于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与孝陵之东的“龙砂”之象左右对列;而直对孝陵陵宫的“梅花山”,过去都以为乃朱元璋为让吴大帝孙权这条“好汉”给他的陵寝看大门而留下的,其实,这一如座如屏的小山是孝陵风水中的“案山”,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其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南下的“钟山浦”也具有灵动的“朱雀”风水特征。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

贺教授认为,其实,这是朱元璋和他的建筑设计师们在刻意利用大自然。朱元璋因势利导,将三条河纳入自己的寝陵范围,既可以保留泄洪通道,又让河流为陵墓增色。这是朱元璋尊重自然规律使然。如果朱元璋为建造自己的寝陵将三条河填平,山洪暴发时,其后果可想而知!孝陵就置身于这种天造地设的优美环境中,在中国明代早期之前的历代帝陵中,像明孝陵这样拥有如此完善的风水景观的陵寝真可谓凤毛麟角。

说得通俗点,在风水学上,凡是屋宅,左边有流水的,称为青龙;右边有长道的,称为白虎;前面有水塘的,称为朱雀;后面有丘陵的,称为玄武。这四种条件都具备的就是最好的建宅地点。但是作为现代人,可以想见,前面有水塘,后面靠着山,旁边有河流,又紧靠交通方便的道路,环境宜人,生活在这里岂不是最高享受?贺教授说,“风水说”是中国古代的环境科学和建筑规划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哲学涵义。尽管它受时代局限也夹杂着一些迷信成分,但在当代东西方学术界,人们都把它看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特色之一。

第一谋士之死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重臣刘伯温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主宰他的命运,直至生命的终结。

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又激烈起来,大臣分成两派,以地域为区分,开始了新的争斗。

这些所谓派别,实际上就是老乡会,大家都说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本来应该是朱元璋,但考虑到他还兼任皇帝一职,所以当时是由李善长代理。这一集团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李善长何许人也,为什么是第一功臣?此人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马后的劳顿,后勤工作不好搞,劳心劳力又不讨好。朱元璋是个明白人,所以在建国后,便以李善长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相。

李善长这个人的特点是外表宽厚,却心胸狭窄,谁敢和他过不去,就一定要解决对方。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淮西集团很快遇到了对手,那就是浙东集团,首领就是刘基。两个集团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斗争,朱元璋似乎很有兴趣,他准备看一场好戏。刘基处死李彬,与李善长结怨。

李善长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韩国公,这是很了不得的,因为当时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个人分别是徐达、常茂(常遇春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他们都是血里火里拼杀出来的一代名将,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排位居然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他也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

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伯爵)。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埋头干活,这样一个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常常比他还要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换了你是皇帝,会容许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吗?而且这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外加刘基厚黑学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时不时就会想起他劝自己不要去救韩林儿这件事。谁知他将来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

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这场斗争中很难成为胜利者。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交锋。当时的监察机构是仿照元朝建立的御史台,刘基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说,他是言官的首领,此时的优势在刘基一边。

引发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他由于犯法被刘基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去找刘基说情,刘基却软硬不吃,还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不巧,这份回复恰巧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不敢隐瞒,但也怒不可遏。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想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不会拒绝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吧。”李善长可谓老奸巨猾,他明知刘基深通天文之道,以此为借口,如刘基坚持要杀李彬,大可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身上,当时又没有天气预报,鬼知道什么时候下雨。

然而刘基的回答是:“杀李彬,天必雨!”李彬就这样被杀掉了。李善长被激怒了,他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反击。刘基敢说这样的话,应该说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确实懂得天文气象,可问题在于即使是今天的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

这一次刘基的运气不好,过了很久也不下雨,等到朱元璋一回来,李善长积聚已久的能量爆发了出来,他煽动很多人攻击刘基。朱元璋是个明白人,并没有难为刘基。但刘基自己知道,这里是呆不下去了,于是在当年八月,他请假回了老家。

老师自然不相信,还有些生气,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巧言令色。

学生神情自若,一气呵成的背诵了今天的课程。而且还说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话。 “孔子虽然道德高尚,但身为鲁国人,国弱而难保,饱学而无为,岂不是一介无用的书生?大丈夫不应如此。”

老师大惊失色,不禁细细打量这位身体稍弱但目光炯炯的学生,心中暗自佩服:小小童生竟然有如此见地,将来也许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物!

这位学生来自处州府青田县的一个书香家庭,从小聪慧过人,好学上进,12岁就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二十三岁一举中进士,其后,他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的爱好,经常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然而,如此传奇的人物在他早年的时间里,仕途上并不得志,生活中也坎坷不定。

他考中进士在家闲居3年之后,才被任命为江西高安一个小小的县令。 清正廉洁、为民请命并没有使刘伯温仕途通畅,反招致官场同僚的嫉恨和排挤。几起几落,终不能有所作为,“穷则独善其身”,秉性耿直不愿意随波逐流的刘伯温,辞去官职,回到青田老家,闭门读书。

归隐青田老家后的刘伯温发愤着述,总结自己对政治、教育、世态、人情等方面的看法,分析批判元朝弊政,总结治国经验。我们熟悉的一个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就出自此时写就的一部传世着作――《郁离子》。

“何当天门天,清问逮下俚”,有着济世之志、之才的刘伯温,会安于宁静的田园生活吗?已过不惑之年,远大抱负是否会就此终结?

就在刘伯温埋头着述之时,天下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也彻底改变了他在乡间默默无闻的隐居生活,使他终于有机会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施展抱负、发挥才智,成为名流千古的一代开国文臣。而这一切皆与当时的一个杰出人物有关——

朱元璋,出身穷佃户,做过和尚。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朱元璋投军后,凭借自己的胆略和才能迅速站稳脚跟,并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方霸主。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天下纷扰,群雄逐鹿,刘伯温在家乡的南田山中密切的观察着,注视着。 善于网罗名士的朱元璋,仰慕刘伯温的名声,几次派特使请他出山。

元王朝的不可救药,分析群雄争霸的格局,在家乡隐居等待机会的刘伯温,也认为只有朱元璋能成得了气候,于是决定出山。后来却传说他是看到金陵帝王之气。

至正二十年的春天,刘伯温满怀信心来到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一个晌午,刘伯温一行人来到朱元璋的府邸,人报青田刘基求见,正在吃午饭的朱元璋急忙放下筷子说快请。

门帘掀开,走进一位身躯修长,面庞白皙清峻的人,朱元璋赶忙迎上前去:

“可是刘伯温先生” “正是在下”主宾落座后,朱元璋这才细细打量了一下这位当时很有名望的先生。只见刘伯温须髯飘飘,神态凝重而坚毅,气度不凡,朱元璋暗自欢喜,但不动声色。想试试他的学问,便问:“先生会作诗吗?”刘伯温答道:“雕虫小技而已”。朱元璋指着桌上的筷子道“先生以此为题如何”,刘伯温看了看朱元璋,稍加思索,吟道:

“一双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

元璋笑了,轻轻摇了摇头:“太书生气了”

伯温道:“且往下听听”接着吟道:

“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

元璋听罢,连声叫好,急忙起身为刘伯温亲手送茶。说:“先生知我肺腑也”。

刘伯温诗中借用了一个典故,是汉朝开国功臣张良为刘邦用筷子谋划天下的故事,原来朱元璋起兵时就常常自比汉高祖刘邦,志在夺取天下。刘伯温自比张良的同时恰恰暗合朱元璋,难怪元璋要高兴了。十分兴奋的朱元璋说:“我为天下召请先生出来,真委屈您啦!但为普天下百姓着想,先生对灭元兴邦、统一中国有什么大计方略”

刘伯温分析了当前天下的形势,陈述各项谋略与见解,娓娓道来:

“明公您崛起于草莽之间,顺应天意,正大光明,可谓王者之师。军事力量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东边张士诚,西边陈友谅的力量也都不弱,如果他们有联合起来的意图,将会形成很大威胁。”

元璋道:“依先生看,应该如何?”

刘伯温喝了口水,缓缓说道:“当前陈友谅居西,张士诚居东,陈所占地域广大,几乎有半个中国,而张士诚所占地域狭小,仅有海边的一些地方,此人首鼠两端,难以成的了大气候,陈友谅劫君而不顾下面死活,其实民众负担很大怨恨也很大,所以战斗力决不能持久。”元璋听后感觉心中豁然开朗,多日自己因此事的烦闷一扫而光。

伯温继续道:“张士诚生性怯弱,胸无大志,只求自保,这种人不足为虑。陈友谅野心勃勃,力量也强,又据长江上游,对我威胁最大。若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定会乘虚攻我,可是如果先讨伐陈友谅,张士诚则不一定敢轻举妄动。擒贼先擒强,今日之计,所以应当先除陈,除陈则天下可定。

不知不觉,两人从上午一直聊到了傍晚点灯十分,还感意犹未尽,直恨相见太晚。“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朱元璋命部下立即建造礼贤馆,以上宾之礼奉待刘伯温。

经过一系列地准备,按照刘伯温的战略计策,朱元璋开始率军讨伐陈友谅,出师大捷,凯旋将士喜气洋洋。而此时的刘伯温,却流露出悲伤,他恳请朱元璋放他回青田去。原来母亲去年去世,由于战事紧张,元璋苦苦挽留未能及时赶回奔丧。现在战事稍有间歇,刘伯温坚持要回乡祭母。

临走之时,朱元璋十分不舍,把自己能想到要咨询刘伯温的事情统统问了个明白。并十分恳切地说:“先生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刘伯温说:“陈友谅和张士诚暂时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我担心的:一是浙东投诚的苗兵,一是洪都所新附的陈友谅部将。”

朱元璋听了并不在意,认为刘伯温这次可能是有些多虑了。

然而,刘伯温担心的事情果然发生了。

朱元璋平定浙东后,命大将胡大海留守婺州,耿再成留守处州,两人形成犄角之势。他们手下都有一些投降的苗军将领,这些苗军将领都是一个名叫杨完者的元朝将领的旧部。此人十分残忍,曾以人肉为食,他的部下劣性难改,虽然已经投降,但大多心意不诚。得到机会,这些苗军将领设计陷害了守将胡大海、耿再成。胡大海是朱元璋的爱将,听到此消息后,元璋悲痛万分,后悔没有听从刘伯温而加以防范。

浙东事变不久,陈友谅的原将领祝宗、康泰又在洪都叛乱,此二人当初投降时就很勉强,一直存有反叛之心。

两次叛乱虽然无碍大局,但刘伯温的临走时候的嘱咐全都应验了,朱元璋觉得这个人不仅有能力而且还很神奇,必须快点把他请回来,尽管有书信频繁往来。

至正二十二年六月的一天,刘伯温正在书房阅读,屋外传来马蹄声。他知道又是元璋处来信了。信中写道:“送书给伯温老先生阁下,你临走所说,全都应验了。我最近想发兵,请先生给与指示!

六月二十二日,刘伯温回信朱元璋:“六月、七月间起兵,不利先动,当等待土木顺行,金星出现则可。”

朱元璋对这些话虽然一时不得要领,但感觉六七月间星相不顺就要处处小心,如履薄冰。

到了七月,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果然发生了。

有一天,部将邵荣和赵继祖请求朱元璋前去阅兵,朱元璋本不打算去,但想到这二位将领都是随自己在濠州起兵的旧部,不会有什么事情。

来到阅兵场后,朱元璋似乎感到一些异常气氛。

其实,暗中设下伏兵的邵荣已经在等待机会。

准备刺杀朱元璋。一时间剑拨弩张,空气十分紧张。

邵荣下令的前夕,突然朱元璋身边的一面大旗被风吹起,打在他的脸上,元璋心头掠过一丝不祥之兆,急忙停止前行抄小路赶回。

在场的一位知情的将领恐惧不安,便向朱元璋告了密。谋反将领被满门抄斩。但想起来,朱元璋还是有些后怕。

刘伯温不仅能做到对战略、战术、突发事件的预测,而且其识人之明、谋国之忠也为他赢得很高的赞誉。明朝建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李善长在做丞相,明太祖曾有辞免他的打算,征求刘伯温的看法。

朱元璋说:“善长早年就在军中,有较高的威望,能起到调和将领人事的作用,还是合适的人选。

这令朱元璋非常惊讶,他奇怪地说“李善长几次想害你,你还为他说话。”刘伯温回答:更换宰相就像换大厦的柱子,必须是栋梁之材才行,如果用几根小木头捆在一起充当梁柱,即使换上去了,也马上就会倒下。

不久,李善长辞去丞相位,朱元璋想让杨宪接任,与刘伯温商量。刘伯温与杨宪私交很好,但不赞成。他对朱元璋说:杨宪有当丞相的才能,但无当丞相的器量,当丞相要持心如水,不能有私心,杨宪不是这样的人。朱元璋问汪广洋如何,刘伯温说也不行,他比杨宪更狭隘小器。又问胡惟庸,刘伯温答:更不行,做丞相好比驾车,胡惟庸非但驾不好,恐怕连辕木都会被他毁掉。

朱元璋就说看样子只好请你出来了。刘伯温连忙说,不行,不行!我这个人疾恶太甚,又不能胜任繁杂的事务,当了会辜负您的期望和重托的,天下哪会没有贤才呢,您只要悉心召求就可以发现了。

但朱元璋既未悉心求才,又偏偏先后选用了杨、汪、胡三人为相,结果个个都出了问题。尤其胡惟庸因谋反而被定罪,这时候刘伯温已经过世好几年了。明太祖朱元璋追忆刘伯温生前所言,不禁懊悔莫及。

刘伯温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使全军将士钦佩不已,加上他强智博学,才思敏捷,除传统的经史诗文外,军事韬略、兵法智术、天文地理,尤其对在民间本来就很神秘的天象和占卜都十分精通。在老百姓的意识里,这样的人也许本来就是神仙下凡。其实所有的预言来源于他对全国战略形势的谙熟于胸,对人性的高超洞察,是发现事物变化苗头后另一种方式的表达。所有这些经过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的渲染,逐渐变得神奇莫测,成为老百姓心目中的神仙,在关键时刻出现,辅助正义力量,穹庐空间护佑生灵。

假若刘伯温真的如传说这般神奇,那么他应该官场得意,家运绵长阿,可他为什么最后却连自己也不能保全呢?可不可以说是对“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命题的悲剧性诠释呢?

上贪下暴是元朝导致最终灭亡的重要原因,朱元璋体会深刻。因此建国后他让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刘伯温来领导当时的监察工作,主抓官员违法乱纪、贪赃枉法之事。然而就是这个工作,给他的政治生涯的及早终结埋下伏笔。刘伯温主抓的案件里涉及到当时中书省官员李彬,李彬罪行严重,按律当斩。可此人偏偏是李善长的亲信,李善长是谁?朝中位列第一的左丞相,可谓居于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他多次找刘伯温说情。可是刘伯温不讲情面,秉公执法,将李彬处死,在朝野引起了震动。连朱元璋也赞扬他说满朝都是党,只有他一个人不从。

刘伯温深深意识到自己直言激愤,为整肃纲纪得罪了许多人,甚至连朱元璋也冒犯过。

明朝初期,有一日,众臣早朝,文武百官早早都到了。因为今天要决定一件大事,讨论新的王朝建都之地。

朱元璋淡淡的问大家,考虑的怎么样了。

有的大臣说,关中乃天府之地,地理位置险要,应建都在关中。

有的大臣说,金陵长江天堑,龙蟠虎踞,又是江南之地足以立国。

一时间众说纷纭。

朱元璋微微笑道:“大家所言皆有道理,只是说法不同而已,临濠前面也有长江,后有淮水。有险可守,水陆可漕运,可定为都城。”一听朱元璋想往家乡建都,大家都交口称赞迎合皇上。圣上十分高兴。

但就在此时,刘伯温却说:“临濠虽然是帝王之乡,但却不是帝王之都。”

被这个不识相的家伙击中心事,皇帝十分尴尬,面带不悦。

这些事,总体上都影响了他后来的命运。

中国历史上开国功臣遭杀戮的例子,刘伯温对此深谙于胸,为能终老一生,多次请求告老还乡,事实上刘伯温这个朴素的愿望都没能实现。洪武六年,胡惟庸出任丞相,诬陷刘伯温在家乡占了一块有王气之地,准备做自己的墓地。作为皇帝的朱元璋最忌讳的就是有人篡位,尤其忌惮刘伯温这样本来就很奇异才能的人。于是趁机革掉了刘伯温的俸禄,准备严加查办。

刘伯温为避杀头灭门之祸,带着儿子刘琏急忙赶往京师谢罪。之后刘伯温怕再受诬陷,索性就留在南京。不想在京积忧成疾。

有人说,刘伯温的死是因为当年讨论丞相人选时未能举荐胡惟慵,最后被他毒死的,有人说是因遭猜忌皇帝授予叫这么干的。

“从臣才俊俱扬马,白首无能愧老身”,带着诸多遗憾,他写下了一生的最后一首诗。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四月,一个莺飞草长、万物复苏的日子。一代奇才却黯然离去,他六十五年的传奇人生就要谢幕了。然而关于他的传说却始终没有停止,今天,人们对他的某些怀念,是不是已经寄托在有关他的神话传说中呢?

刘伯温居住于少城的时候恰好住在孔明府,府上有一牌匾:“天下第一人”。他就问这是谁这么大的胆子敢说自己是天下第一人,随从告知是三国时的孔明先生。刘伯温听后很是生气,心想:孔明虽是奇才,但也不能自称是天下第一人啊,我伯温如果早出生几百年的话没准比孔明还厉害。

“来人,把牌匾给我拆了。”随从拆牌匾的时候发现中间还有一个牌匾,一行四言诗露了出来:“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五百年前吾知濡,五百年后濡知谁?”刘伯温面对牌匾,长跪不起。

本文来源:http://www.foiegrasandflannel.com/mingxing/15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