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迷_高楼基坑工程师:周予启

发布时间:2019-04-12   来源:社会资讯    点击:   
字号:

【www.foiegrasandflannel.com--社会资讯】

原标题:[寻找身边的工匠] 高楼基坑工程师:周予启

——千龙网“寻找身边的工匠”系列报道之二

【编者按】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中国的发展已开始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升至“中国创造”,因此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为此,千龙网从2016年4月发起寻找“大国工匠”,推出首都各行各业行业精英的系列报道。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导读:城市高楼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栋一栋似比高。据了解,北京最高楼国贸三期高330米,中国在建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高660米。决定高楼安全和质量的决定性方面和环节很多,而基坑工程质量的高低是其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予启就是基坑工程的专家。

“万丈高楼平地起,关键在于打地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予启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说,“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基坑专家”、“地下工作者”这些头衔都是熟悉他的人给贴的标签,可他最喜欢的还是“地下工作者”这一称呼。

18年来,一幢幢高楼大厦在周予启亲自打造的地基上拔地而起,包括中国在建第一高楼——660米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主塔楼已施工至104层,结构高度已达493米。

从一线的技术员开始成长起来的周予启,各类测量仪器的使用是基本功。图为周予启在工作中。中建一局供图

从一线的技术员开始成长起来的周予启,各类测量仪器的使用是基本功。图为周予启在工作中。中建一局供图

“破坏是为了安全!”

时间回到2010年,中国在建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工程的基坑施工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2010年9月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蹲守在平安工程的基坑边,”周予启回忆道,项目书记陈明突然跑到他面前,火急火燎地说:“周工,你赶紧跟我去趟地铁集团!”

到了深圳地铁集团,周予启才发现情况不妙,当时地铁集团的几位领导眉头紧锁。其中一位拿出了一张处罚决定书,严肃地说:“谁让你们把站厅的地面砸了?!地铁无法正常运营你们负得了责吗?!”

周予启接过处罚书,神情淡定地答道:“接下来我还要把出站口的地砖全都砸掉,你们要罚就等我把地砖都砸完再一起罚吧!”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陈明急得拽住周予启的衣角暗示他不要再往下说了,心里想:“完了!完了!周予启一定是疯了!”

据周予启回忆,当时,那位领导注视着眼前这个瘦弱却气粗的“愣头青”,面露愠色。

“破坏是为了安全!砸地砖是为了给基坑和地铁之间的地下岩土注浆,注了浆土方才不会因为侧压力大变形,地铁才能更安全!”周予启没看领导的脸色,继续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中建一局是负责任的企业,等注完浆,我们会立即把地面修整好,还会换上比现在还好的大理石呢!”

听到这里,那位领导凝重的表情开始缓和,陈明也长出了口气,向大家介绍说周予启是岩土专家,他主持建造的“明星”基坑有很多,北京第一高楼国贸三期、华北第一高楼天津津塔都是他的作品。

在场的一位站长主动向周予启伸出了手说:“您就是周工啊,我们听说过您的名字,您到我们地铁设计院来过,征服了不少我们地铁领域的岩土专家呢!”

“平安工程的基坑离深圳交通大动脉1号线只有6米,离最近的购物公园站不到2米,每天经过这个车站的乘客有上百万。”周予启告诉千龙网记者,按照国家规定,基坑施工引起的建筑物变形不能超过50毫米,地铁变形不能超过4毫米。

他说,作为中国第一高楼,平安的基坑深33.3米,最深处达60米,可谓中国最深基坑。因为工程地处闹市,施工区域狭窄,只能一次性开挖到底,摆在周予启面前的难题可想而知。

基坑开挖前,周予启拿着方案去找深圳地铁领导,没想到方案被否决。周予启还没受过这样的挫折。他是北京小有名气的岩土专家,早就具备了注册岩土工程师的资格,还会经常被邀赴世界或中国超高层建筑论坛做专题演讲。

周予启没有因为自己的“老资格”自大,而是又精心准备了几套方案。他知道地铁领域都是岩土专家,必须拿出让专家们信服的方案才行。

最后,周予启的“袖筏管注浆”施工方案征服了专家论证小组。这个第一次引入房建领域的“袖筏管注浆”施工工艺,就是在基坑与地铁轨道之间筑起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坚不可摧的“地连墙”。

经监测,深圳地铁1号线最终变形不到2毫米,比最小值4毫米又增加了2毫米的“安全值”。2014年周予启总结的“袖阀管注浆施工”获得了北京市级工法。

超高层施工技术中,楼层自重导致的沉降是很重要的技术难点。周予启除了正常的技术交底外,总会亲自检视测量结果。图为周予启在工作中。中建一局供图

超高层施工技术中,楼层自重导致的沉降是很重要的技术难点。周予启除了正常的技术交底外,总会亲自检视测量结果。图为周予启在工作中。中建一局供图

“我们尽全力保证通信电缆的绝对安全!”

2010年9月的一天,周予启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进来两个人既没自我介绍也没寒暄,径直走到周予启面前问:“你是这个工程的总工吗?我有重要的事情找你!”

周予启回忆道,当时客人掏出证件表明身份后对他说:“你们施工区域内有两条连接深圳和香港的重要通信电缆,希望你们能尽全力保证这两条电缆不受一点儿影响!”

基坑周边正在进行岩土加固,旋喷管以30兆帕的压力把粘稠的浆体注进岩土,要让近在咫尺的电缆不受丝毫影响只有减轻喷射压力,可这样就无法保证注浆的强度,会直接影响到基坑的安全。

减压?电缆可不受丝毫影响,但基坑安全难以保证;不减压?基坑安全了,但可能会有土渗入电缆管道……周予启纠结了!他低头沉默了一会儿又抬起头坚定地对客人说:“没问题!我们尽全力保证通信电缆的绝对安全!”

经过多次试验和计算,周予启重新调整了施工参数,减慢注浆管的提升速度,在距离电缆2米处将注浆压力降为0,安全与坚固都做到了!

除了电缆,平安工程基坑下面几乎集全了给水、雨水、污水、电信、电缆、燃气、电力所有种类的管线。平安地处深圳中心区,北边是深圳信息枢纽大厦,东边是两个280米高的超高层金融大楼,南边是1500户居民的高层住宅。无论哪条管线出问题,都会影响到附近上万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平安工程基坑施工的全过程中,没发生一起管线损坏事故。

基坑远看是一个大圆坑,33米的深度也就是一个数据,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他的“巨大”。图为周予启实地测量基坑深度。中建一局供图

基坑远看是一个大圆坑,33米的深度也就是一个数据,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他的“巨大”。图为周予启实地测量基坑深度。中建一局供图

8根“定楼神针”插入60米深处

2011年4月6日,周予启带领项目团队开始了基坑桩基施工,就是要把8根擎天巨柱打进地下60米深处,竖向支撑起68万吨的第一高楼楼体。每一根巨柱的直径达8米、抗压承载力超过10万吨,可以轻松载起一艘“辽宁号”航母,堪称中国最大工程桩也不为过。

在打桩过程中,钻机还没到标高就停住了,司机苦着脸对周予启说:“钻杆折了!”周予启判断:这是遇到了微风化花岗岩。他又找来冲击钻机,打了没几个小时,几吨重的钻锤碎了。周予启这次确定:一定是碰到了深圳地下硬度最强的微风化花岗岩了!

地质探测仪不像X光,能透视地下的结构,一旦遇到复杂的地质情况,只能“盲人摸象”般探索着往深处走。

靠着以往的经验,周予启想起了青藏铁路施工中用到的德国宝峨旋挖钻机,他马上回到北京找到了德国宝峨驻中国办事处,调来了两台旋挖钻机,向最硬的微风化花岗岩猛攻,8根巨柱如“定楼神针”般在地下60米处与地壳牢牢长在了一起,托起了稳如泰山的中国最高楼。

周予启站在南塔基坑下,看着这一切又仿佛重新开始一样,只是多了深圳平安北塔这个庞然大物做背景。中建一局供图

周予启站在南塔基坑下,看着这一切又仿佛重新开始一样,只是多了深圳平安北塔这个庞然大物做背景。中建一局供图

深圳的台风和暴雨说来就来。项目开工不久就遭遇了一场9级台风的袭击。施工现场外面的马路一眨眼积了半米深的水,大家紧张地看着水位快速上涨,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万一马路上的水倒灌进基坑,就是灭顶之灾。

周予启指挥工人在现场门口堵上了早就准备好的沙袋。果然,水位还没涨到沙袋的中间位置就退了,基坑里的降水也很快就用事先备好的几台水泵抽得干干净净。

一位工长敬佩地对周予启说:“周工,您真是神算!您怎么知道基坑要比马路高出30厘米就能挡住雨水?”

周予启呵呵一笑:“我可不是神,一来深圳,我就查过深圳地下排水管道和最近几年的降雨情况,准备多少沙袋够用我也事先做了精确计算。”

当平安基坑工程顺利封顶后,周予启登上中国第一高楼拍了张照片,照片上的他终于放心地笑了。他不止一次地说:“只有大楼封顶才能证明基坑是安全的!”

“万丈高楼基坑起”——周予启“上天入地”,深入地下60米,用专注敬业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不断超越,征服了中国最深基坑,擎起了中国第一高楼!(文/千龙网记者张志兴)

本文来源:http://www.foiegrasandflannel.com/jiaodian/9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