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70周年】跟着中国海军,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环球航行

发布时间:2019-12-27   来源:军事资讯    点击:   
字号:

【www.foiegrasandflannel.com--军事资讯】

编者按:环球航海家麦哲伦曾说过:“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是在它的海军走向世界中实现的。”

中国原本就是一个航海强国,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犁出古老的航线。

历经硝烟战火,人民海军不断超越,他们承载着先辈的光荣和梦想,不断走向深蓝。

2002年5月15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起航,首次进行环球航行。至当年9月23日,横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远涉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先后对10个国家和港口进行了友好访问,总航程30000多海里,创造了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航经海域最广、访问国家最多等纪录。

有幸驾驭战舰首次环球航行的青岛舰舰长李玉杰自豪地说:“当今世界,强国海军的战舰纵横四海。我是中国舰长,我必须告诉世界海军同行,我们巡航在同一个蓝色星球,大海能托起你们的军舰,就一定能托起中国的军舰!”

2012年、2015年,海军舰艇编队又先后两次开启环球航行。透过这三次寰宇航迹,我们可以窥见人民海军发展壮大的历史。今天,就跟着中国海军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环球航行吧!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

(2002年5月15日—9月23日 历时132天访问10国10港)

首次环球航行:从成年向壮年的一次激情跨越

洪泽湖舰在首次环球航行中为驱逐舰补给。王松岐摄

这是一次壮丽的远航,这是一段永载史册的征程,这是一次壮我国威军威的环球大游行。2002年5月15日上午10时,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军港解缆起航,开始了人民海军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

而就在2002年5月13日,中国海军的另一支舰艇编队圆满完成了对韩国的首次友好访问,回到祖国的怀抱。

2002年,空前规模的舰队大出访,让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中国、聚焦中国海军。

2002年,环球编队两舰同时穿越巴拿马运河。王松岐 摄

19个“成年仪式”连起蓝色航程

军舰是流动的国土。海军是和平年代唯一可以穿越领海对别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国际军种。国际上有一种普遍说法:将一国海军派军舰出访视为该国海军“长大成人”的标志。

中国原本就是一个航海强国,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开辟出古老的航线。公元1405年至1433年间,郑和率领庞大的宝船船队,先后7次扬帆远航,到过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非洲东海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迦马绕过好望角早92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4年。

人民海军承载着先辈的光荣和梦想,从1985年首访南亚三国开始,已先后19次派出27艘舰艇,访问了世界上22个国家。从近海走向远洋,从蔚蓝走向深蓝,中国军舰的航迹遍及五大洲、三大洋。

——1997年12月,“哈尔滨”号、“珠海”号导弹驱逐舰和“南仓”号综合补给舰,跨越太平洋,首访美洲大陆的美国、墨西哥、秘鲁和智利,首次完成环太平洋航行;

——2000年7月,“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南仓”号综合补给舰,首次横穿南印度洋,绕过被航海界称为“风暴角”“死亡角”的好望角,首访非洲大陆的坦桑尼亚和南非;

——2001年8月,“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丰仓”号远洋综合补给舰,西出太平洋、横渡印度洋,首航红海、地中海,穿越零度子午线,进入大西洋,首访欧洲大陆的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

驶向深蓝、走向世界的漫长航迹,既富有浪漫色彩,又充满艰险刺激。中国军舰迎风破浪、伏波扬威,经受住了恶劣海况的一次次严峻考验。惊涛骇浪、狂风暴雨、高温烈日、急流险滩……大自然的万般淫威,都阻挡不住英雄的舰队向前、向前!

浩瀚的大洋,恰如一个巨大的淬火池,中国海军的钢铁舰队在这里不断淬火加钢。

如果说,此前的19次出访,是中国海军19个隆重的“成年仪式”,那么,首次环球航行无疑是中国海军从成年向壮年的一次激情跨越。

环球航行前夕,在编队“旗舰”青岛号导弹驱逐舰的舰长室里,巨幅世界地图上标注有一条红色的航线,舰艇编队从青岛出发,将穿越马六甲海峡、达达尼尔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世界著名海峡和运河,航经红海、爱琴海、地中海、黑海、阿拉伯海、加勒比海等世界主要海域,沿途访问新加坡、埃及、土耳其、乌克兰、希腊、葡萄牙、巴西、厄瓜多尔、秘鲁、法国等10国10港,历时4个多月,总航程约30000海里,拥抱五大洲,遨游三大洋,跨越东西半球,完成首次环球航行的壮举!

滔滔大洋,将再次成为展示我民族自信、大国风范和国威军威的蓝色舞台。

2002年,环球航行飞越大西洋赤道。王松岐 摄

威武阵容展示现代化形象

军舰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缩影。令人欣慰和自豪的是,海军历次出访的27艘舰船全部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中华第一舰”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神州第一舰”深圳号导弹驱逐舰、郑和号远洋训练舰等,都曾作为中国人民和军队的友好使者,远涉重洋,出访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海军的威武阵容和现代化形象。

此次环球航行编队“青岛”号导弹驱逐舰,隶属于共和国第一支驱逐舰部队。人民海军的三代驱逐舰,都是首先从这支部队驶向大洋、驰骋海疆的,其战舰曾经先后出访过世界12个国家。

以“海军城”青岛命名的“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是新世纪初中国海军的新型主力战舰。庞大舰体呈流线形设计。舰艏,巨型舰炮怒指前方,舰空导弹昂首苍穹;舰体中部,四座双联装反舰导弹弓张弩拔,一触即发;舰艉飞行甲板上,“海豚”舰载机如鹰伏鲸脊;高耸的舰桅上,预警、火控、导航等各型雷达天线密布。良好的技术保养,令战舰披挂一新,更显威武雄壮。

强大的火力,精良的装备,构成了一个攻防兼备的海上流动作战平台,堪称“海上明星舰”。数十个国家的国防部长、海军司令和驻华武官登舰参观后,都赞不绝口,称青岛舰是一艘“威力巨大而又十分漂亮的军舰”。

与现代化战舰同时接受世界检阅的,还有一个以高素质舰长群体为代表的一大批海上精兵。从“上天能驾机、下海能操舰”的优秀舰长柏耀平,到集飞行员和留学生为一身的复合型舰长李晓岩,再到海军首位博士舰长范进发等。他们的现代化风采,博得了世界的阵阵喝彩。外电纷纷载文指出:“复合型舰长的崛起,表明中国海军的强大指日可待……”

意气风发驾舰首次环球远航的青岛舰舰长李玉杰上校,胸前那枚代表荣誉和实力的全训舰长证章,见证着他蹈海弄潮的丰富阅历:毕业于大连舰艇学院,当过观通长、作战参谋,后入广州舰艇学院舰长班深造,历任驱逐舰副舰长、见实舰长和舰长,参加过13次海上重大演习,3次驾舰出访世界7个国家,3次荣立三等功。记者眼前的李玉杰舰长,虽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威武,但从他瘦削的脸上,分明可以看到一种坚毅和自信,还有眉宇间透出的那股英武之气。

有幸成为首位环球航行的中国舰长,李玉杰自豪地说:“当今世界,强国海军的战舰纵横四海。我是中国舰长,我必须告诉世界海军同行,我们巡航在同一个蓝色星球,大海能托起你们的军舰,就一定能托起中国的军舰!”

2002年,青岛舰环球航行。王松岐 摄

与强大的祖国一起扬帆远航

“青岛”舰高耸的舰桅上,按海军礼仪悬挂着“司令旗”。率领海军舰艇首次环球航行的编队指挥员,正是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少将。

丁司令员介绍说:军舰出访是和平时期执行国家外交政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增进中外海军相互了解交流、促进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他风趣形象地将此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环球出访,比喻成是一次“壮我国威军威的环球大游行”!

是啊,一艘艘威武的军舰、一支支远航的编队背后,是祖国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每次远航出访,海军官兵都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与强大的祖国一起扬帆远航,祖国给了自己无比的尊崇和骄傲。

官兵们不会忘记,当中国军舰的缆绳,有史以来第一次抛上美洲大陆的土地,美国西海岸一片沸腾。5万多人争睹中国军舰风采,称赞中国军舰装备先进、舰容美观、保养良好,盛赞中国海军官兵训练有素、举止文明、充满自信。美国太平洋舰队航空兵司令员班尼中将说:“中国海军官兵卓越的精神和无上的光荣与自豪,无愧于你们伟大的祖国!”而华人华侨更是激动得流下热泪:“祖国军舰首访美国本土,就像当年中国引爆第一颗原子弹一样,令世界上所有的中国人都感到扬眉吐气。”

无论在万里之遥的异国,还是隔海相望的邻邦;无论作客发达国家,还是访问发展中国家,中国舰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盛情接待和崇高礼遇。面对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们尊崇的目光,官兵们无比自豪:“外国人尊敬我们,因为我们身后有伟大的祖国。”“光荣永远属于祖国!”

首次环球航行前夕,经中央军委和总部批准,海军特意为每个出访官兵量身定做了新式全白制服。从将军到水兵,一身白色戎装,在金色海军军徽和银色军衔标记的衬托下,显得美观挺刮、大方得体。这标志着中国海军服装样式正逐步与国际性军种接轨,中国海军正在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

此时此刻,在洒满阳光的航道上,人民海军正在与伟大的祖国一起走向世界,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徐锋 许森 姚雁)

中国海军首次进行环球航行纪实

编者按:环球航海家麦哲伦曾说过:“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是在它的海军走向世界中实现的。”

中国原本就是一个航海强国,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犁出古老的航线。

历经硝烟战火,人民海军不断超越,他们承载着先辈的光荣和梦想,不断走向深蓝。

2002年5月15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起航,首次进行环球航行。至当年9月23日,横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远涉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先后对10个国家和港口进行了友好访问,总航程30000多海里,创造了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航经海域最广、访问国家最多等纪录。

有幸驾驭战舰首次环球航行的青岛舰舰长李玉杰自豪地说:“当今世界,强国海军的战舰纵横四海。我是中国舰长,我必须告诉世界海军同行,我们巡航在同一个蓝色星球,大海能托起你们的军舰,就一定能托起中国的军舰!”

2012年、2015年,海军舰艇编队又先后两次开启环球航行。透过这三次寰宇航迹,我们可以窥见人民海军发展壮大的历史。今天,就跟着中国海军来一次说走就走的环球航行吧!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

(2002年5月15日—9月23日 历时132天访问10国10港)

首次环球航行:从成年向壮年的一次激情跨越

洪泽湖舰在首次环球航行中为驱逐舰补给。王松岐摄

这是一次壮丽的远航,这是一段永载史册的征程,这是一次壮我国威军威的环球大游行。2002年5月15日上午10时,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军港解缆起航,开始了人民海军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

而就在2002年5月13日,中国海军的另一支舰艇编队圆满完成了对韩国的首次友好访问,回到祖国的怀抱。

2002年,空前规模的舰队大出访,让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中国、聚焦中国海军。

2002年,环球编队两舰同时穿越巴拿马运河。王松岐 摄

19个“成年仪式”连起蓝色航程

军舰是流动的国土。海军是和平年代唯一可以穿越领海对别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国际军种。国际上有一种普遍说法:将一国海军派军舰出访视为该国海军“长大成人”的标志。

中国原本就是一个航海强国,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开辟出古老的航线。公元1405年至1433年间,郑和率领庞大的宝船船队,先后7次扬帆远航,到过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非洲东海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迦马绕过好望角早92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14年。

人民海军承载着先辈的光荣和梦想,从1985年首访南亚三国开始,已先后19次派出27艘舰艇,访问了世界上22个国家。从近海走向远洋,从蔚蓝走向深蓝,中国军舰的航迹遍及五大洲、三大洋。

——1997年12月,“哈尔滨”号、“珠海”号导弹驱逐舰和“南仓”号综合补给舰,跨越太平洋,首访美洲大陆的美国、墨西哥、秘鲁和智利,首次完成环太平洋航行;

——2000年7月,“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南仓”号综合补给舰,首次横穿南印度洋,绕过被航海界称为“风暴角”“死亡角”的好望角,首访非洲大陆的坦桑尼亚和南非;

——2001年8月,“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丰仓”号远洋综合补给舰,西出太平洋、横渡印度洋,首航红海、地中海,穿越零度子午线,进入大西洋,首访欧洲大陆的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

驶向深蓝、走向世界的漫长航迹,既富有浪漫色彩,又充满艰险刺激。中国军舰迎风破浪、伏波扬威,经受住了恶劣海况的一次次严峻考验。惊涛骇浪、狂风暴雨、高温烈日、急流险滩……大自然的万般淫威,都阻挡不住英雄的舰队向前、向前!

2002年,中国舰艇编队环球航行途中补给。王松岐 摄

2002年9月23日9时,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问舰艇编队,圆满结束了为期132天、总航程达3.3万余海里的远航,胜利返回青岛港。

我环球航行编队自2002年5月15日从青岛港出发以来,先后横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通过了举世闻名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远涉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航经了15个海峡水道、22个海或海湾、45个群岛,6次穿越赤道,圆满完成了对新加坡、埃及、土耳其、乌克兰、希腊、葡萄牙、巴西、厄瓜多尔、秘鲁、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友好访问,开创了我海军对外交往史上航行时间最长、出访国家最多、航程最远、途经的陌生海域和航道及港口最多的纪录,展示了中国海军的风采,填补了中国在世界环球航行史上的空白,为祖国、为人民、为军队赢得了荣誉,向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六大献上了一份厚礼。

透过中国海军环球航行的航迹,我们可以看到人民海军发展壮大的历史。想当初,1956年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切库存罗夫中将率舰艇编队首访我国时,曾邀请我海军访问苏联。然而,当时年轻的中国海军却找不出一艘合适的舰艇进行回访。经过50多年卓有成效的建设,人民海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陆战部队和岸防兵等5个兵种,以及各种专业部队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海上战斗力量,一艘艘具备走向大洋能力的现代化军舰陆续装备部队。自1985年至2002年,短短10多年时间,中国海军已经先后派出了21支舰艇编队、39艘次舰艇、访问了33个国家。

2002年,中国海军进行首次环球航行。王松岐 摄

装备保障、人员素质堪称一流

环球航行需要一流的军舰。军舰是一个国家工业和科技水平的缩影。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够独立设计建造现代化军舰的国家之一。参加环球航行的两艘军舰均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其中“青岛”号导弹驱逐舰为中国海军的第二代新型战舰,1996年7月服役,舰长148米、宽16米、高40米、最大航速32节。其主要装备有舰炮系统、导弹系统、反潜武器系统、作战情报指挥系统、电子战系统、直升机起降平台等先进武器装备,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和远航能力;“太仓”号综合补给舰为大型辅助舰,1981年服役,舰长168.2米、宽21.8米、吃水9.4米、高36.2米、满载排水量21740吨、设计航速18节以上,可连续航行18000海里,续航力90昼夜,能在任何装载情况下,抗住12级风力安全航行,具有较强的远航补给能力。其主要任务是伴随远航舰艇编队途中补给。

“青岛”舰和“太仓”舰访问五大洲,途经高盐、高温、高湿、低纬度和大风浪海区,使国产舰艇装备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它们经过132天共3.3万多海里的航行和大风浪洗礼,归来时依然光亮如新,各种机械和武器装备正常,创造了远航装备重大故障率为零的纪录。

我舰载直升机在环球航行中同样表现出色,先后在三大洋的主要海区进行了近150架次的训练飞行,创下了我舰载机驻舰时间最长、随舰航程最远、时间跨度最大和在历次随舰出访中飞行时间、出动架次最多等纪录,并首开我舰载机跨赤道、跨国际日期变更线飞行和在一次随舰远航中飞遍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之先河。

谈及对中国军舰的印象时,外军同行不约而同地用了一个词——“惊讶”!乌克兰海军司令叶热列上将开始对来访的中国军舰还有颇多疑惑。当他以专家的眼光从里到外参观完“青岛”舰后,他心悦诚服了。我编队离别乌克兰时,他破例亲自来码头送行,长时间握着我编队总指挥丁一平司令员的手,大加赞赏地说:“你们让我真正了解了中国海军,让我真正了解了中国!”

环球航行需要一流的综合技术保障和一流的后勤保障。首次投入使用的海军编队远洋水文气象保障系统在环球航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以数值天气预报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为依托,陆基固定保障平台与海上编队机动保障平台有机结合,可为在全球任何海域航行的我舰船提供全方位水文气象保障,有效解决了我编队在航渡过程中水文气象资料获取难的问题。5月27日我编队进入印度洋后,根据该系统提供的最新气象资料,编队调整了航行计划,从而较好地规避了强低压气旋和印度洋大风浪区对编队的影响。

参加环球航行的军舰一流,参加环球航行的506名官兵的综合素质也是一流的。他们中仅博士就有3名,硕士和在读研究生更是多达数十名,堪称“海上智慧方阵”。

2002年,官兵在大西洋留言。王松岐 摄

华侨和外国朋友的热情友好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问舰艇编队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该国政府、人民、军队和华人华侨的隆重欢迎和热情接待。

2002年7月23日、24日和25日,正在巴西著名海港城市福塔莱萨进行友好访问的我编队连续3个下午对公众开放。热情友好的巴西人民踊跃前来参观,登舰总人数超过3万,盛况空前。7月24日下午,记者在我编队停靠的港口看到:各种轿车塞满了码头附近的大街小巷,从各地赶来的巴西群众在码头上排起了近两千米长的参观长龙。由于军舰上空间有限,观众必须分批登舰,一些性急的巴西群众便找到在舷梯口执勤的我官兵,想“走后门”登舰参观,但都被排队等候的同胞给嚷跑了。当时只见“青岛”舰甲板上人头攒动,不时飘出阵阵欢笑,前来参观的巴西群众秩序井然地跟随我引导员参观军舰各部位。一群巴西大学生没有想到中国能造出这样好的军舰,当他们听了军舰上包括导弹、舰炮和雷达、声纳等在内的武器装备都是中国自己制造的介绍后,连称了不起。

福塔莱萨一名双腿有残疾的10岁少年依德罗,头天从电视上看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来访并将对公众开放的新闻后,便恳请妈妈陪他去参观。第二天他高高兴兴地拄着双拐,登上了中国军舰。这个4年级的学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记者说:“中国军舰非常威武,中国水兵非常热情!我的心愿满足了,我非常高兴!”眼看离原本规定的停止参观时间17时还差一个小时,大批群众仍在码头,当地港口管理局不得不在16时关门谢客。我编队主动将参观时间延长至19时,热情送走了最后一批巴西群众。仅这天下午,就有近1.5万名巴西群众登舰参观。

2002年8月3日10时,加勒比海之滨的巴拿马克里斯托瓦尔港锚地,在此锚泊等待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我编队官兵,以热烈的掌声和雄壮的军乐欢迎100多名旅巴华人华侨代表登舰参观。75岁的郭老先生动情地对记者说:“祖国能建造出如此精良的军舰,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从小在巴拿马长大的郑老先生感触颇深:“1959年,曾有两艘台湾国民党当局从美国购买的军舰途经巴拿马运河。当时我也曾登舰参观,但没有一点自豪与骄傲,因为这些军舰上连螺丝钉都是舶来品。今天看到祖国制造的现代化军舰,感到脸上特别有光!”

2002年8月3日19时许,我编队冒着风雨刚刚进入巴拿马运河的加通船闸时,忽然听到右舷100米左右的隔离网外传来一阵深情的呼喊:“祖国亲人,你们辛苦了!”记者激动地看到:40多名当地华人华侨正站在风雨中挥手高呼,为我们送行。他们都没有打伞,浑身已被淋得透湿。但他们始终像雕像一样站在那里留恋地挥手呼喊,直把我们送得很远很远。

2002年8月4日凌晨1时50分,“太仓”舰通过米拉佛罗瑞斯船闸,即将进入太平洋时,忽见左舷100米左右的岸边,五辆轿车同时打开车灯并鸣响喇叭,数十位华人华侨齐声高喊:“祝你们一路顺风!”原来这是巴拿马城的华人华侨前来为我们送行。巴华人华侨组织头一天通知说,我编队是凌晨3时30分出最后一个船闸,但我们提前了一小时零四十分。没想到同胞们会提前这么长时间在此等候,我们深为感动。

航程漫漫,意义重大,影响久远。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问舰艇编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条闪亮的航迹。(张全跃)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第二次环球航行

(2012年4月16日—9月21日 历时159天航经3大洋6大洲)

海军“郑和舰环球行”:创中国海军多项纪录

2012年,靠泊马来西亚巴生港的“郑和”舰。刘征鲁 摄

600多年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使华夏文明远播海外。2012年4月16日,执行“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任务的中国海军308名官兵,重走并延伸当年的郑和航迹,展开了共和国海军史上第二次环球航行,先后到访14个国家港口,航经3大洋6大洲,穿越数十个海峡,通过2条运河,总航程达3.2万多海里,历时159天,创造了中国海军单舰航程最远、访问国家港口最多、单次续航时间最长等多项纪录。

“和谐海洋”播洒全程

“中国海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4月23日,“郑和”舰抵达越南胡志明市。在与越方的交流中,从指挥员廖世宁少将到随舰实习学员和“郑和”舰官兵,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向越官兵及民众阐述和介绍中国防政策与和谐海洋理念。

“我们这次出访的官兵中有110名军校学员,大家都跟我一样,非常愿意与你们交流。”5月2日上午,在与马来西亚国防大学学员进行足球友谊赛后,中国随舰实习学员代表与马国防大学学员展开了“绿荫交流”,对话平等而坦诚,气氛友好而热烈。

“青年是世界的未来,也是海军的未来。作为海军未来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外军校学员相互了解的程度,对未来合作的程度与信任度至关重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海军在筹划环球航行出访安排时,就要求将随舰实习学员与到访国军校学员的交流互动作为出访重点工作。每到一站,都尽可能地安排随舰实习学员与到访国军校学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让学员们在面对面地接触和广泛交流中增进彼此了解,为未来的合作、互信奠定基础。

2012年,“郑和”舰官兵进行反海盗部署演练。刘征鲁 摄

“明日舰长”深蓝淬火

“再精确漂亮的海图,也没有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训练起来有劲。”4月28日,“郑和”舰驶入马六甲海峡,教学组立即针对该海域航道狭窄、过往船只多等近海域不具备的特点,组织中外海军学员开展了狭水道航行训练。“这只是我们远航训练的开始,更难、更严的训练将逐步展开。”对此,教学组组长、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宋辉介绍说。

翻阅《环球行学员训练计划表》记者发现,大风浪考核、复杂海区训练等内容是此次环球行训练的重点。由于远航训练,有途经海域多、续航时间长等更贴近实战所需的战场逼真环境,环球行教学组把这一优势教学资源用足用满,最大限度地开展针对性的训练,促进学员将理论知识变成实践能力。

联教联训,是海军大连舰艇院摸索出的提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的经验。从8月上旬起,他们将学员分到各个岗位,组织学员跟舰员一道,共同实施战位操演、专业值更、装备保养、备战备航等全舰性部署,让学员岗位锻炼尽可能紧贴毕业后的岗位需要。

“这样的训练,让我们受益匪浅。”学员张洪跃此言不虚。5月17日,“郑和”舰在亚丁湾附近海域与中国护航舰艇“烟台”舰进行联合反海盗训练。担任现场指挥员的张洪跃进入战位后,指挥精确,联络顺畅,观测和测定目标运动要素精准。看完张洪跃的指挥全程,“郑和”舰舰长范魁举评价说,“他的素质不是过得去,而是过得硬”。

“其实,我们很多很多学员,都具备张洪跃这样的能力素质,他们到部队无需岗前培训就能上岗。”冯恒星介绍说,环球远航以来,教学组通过岗位轮换、一岗多训等方法,实现了学员的滚动训练,近90%的学员素质实现了从院校到部队的无缝对接。

2012年,“郑和”舰女学员在组织训练。胡善敏 摄

“铿锵玫瑰”绽放异彩

“在她们这些人里,很可能会诞生中国第一个女舰长。”此次环球行中,来自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13名女学员格外受到关注,她们是中国海军首批舰艇指挥专业女学员。

汪静,一个看上去有点瘦弱的安徽女孩,“从来就没有见过她疲倦的样子”。自2008年底入伍后,汪静就梦想着操舰巡海。“考上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后,我再一次靠近了自己的梦想。”7月4日,汪静与男学员同台竞技,在专业技能比武中以2分45秒的成绩,取得了天文太阳单线查表计算竞赛女学员第一、全体学员第六的佳绩。

严整的军容、流利的外语、得体的举止……6月26日上午,正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访问的“郑和”舰对当地民众开放。登舰参观中,引导员汪梦西成了一个“景点”,参观的民众纷纷主动跟她合影。

在战友眼里,李敏天生具有外交官的素质。7月17日下午,到访瓜亚基尔的“郑和”舰对外开放,当天参观的人非常多。她微笑着引导老人参观的照片,被当地媒体称为是“最美的中国笑脸”。

“祝愿你早日当上舰长夫人”。在一次外方组织的欢迎招待会上,一位外籍军官半开玩笑地对李敏说。让他没想到的是,李敏的回答幽默而又坚定:“不是舰长夫人,是舰长”!

2012年,巴基斯坦学员与我方学员一道进行海图作业。王平 摄

中外学员大洋聚首

此次环球远航训练,中方共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韩国、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尼、文莱等9个国家的16名海军学员和军官,与中国海军学员同住、同吃、同训练,尽管他们国籍、民族、信仰和风俗不同,但相同的海军知识把大家连在了一起。

“报告值更官,见习航海长苏白尔请示上更!”2012年4月19日上午,“郑和”舰海图室迎来了一位新面孔——巴基斯坦海军学员苏白尔。“实习训练中,中外海军学员机会均等。”出访副指挥员、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姜国平院长告诉记者,岗位值更是海上实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各国海军通用的训练方法。

中外海军学员同训,也给外军学员了解中国、感知中国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孟加拉海军学员沙信之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来“郑和”舰后通过上中国传统文化课,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这次环球实习为我提供了认识了解中国的好机会。中国人十分友好和善,待人处事真诚亲切。”

与沙信所不同的是,来自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叶霞,2009年曾作为交换生在武汉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中国有所了解。这次与中国海军学员十几天的同训,她感受最深的是中国军人很友好,在世界各地很受欢迎,特别是在亲眼目睹了加拿大海军隆重欢迎“郑和”舰到访的场面后,叶霞很是感慨地说:“只有一支正义的军队才能获得如此礼遇。这不只是对‘郑和’舰的欢迎,更是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的欢迎。”

“中国学员给我太多的感动,这份情谊,我一生都不会忘记!”另一名美军学员李斯娜晕船很厉害,每当晕船时,中方女学员有的陪着她,有的帮她打饭,这让她很感动。

“其实,感动的背后,是外军学员对中国和中国军队的再认识。”廖世宁认为,中外学员在零距离接触中相互感知,一定会加深彼此了解和信任。

2012年,祖国的水让迎接的华人非常意外。刘征鲁 摄

华侨华人为之振奋

2012年7月19日上午,南美厄瓜多尔瓜亚基尔港,送别“郑和”舰,忙碌了5个昼夜的华侨庄锋毫无倦意。他打开电脑,凝神静思,登陆“厄瓜多尔福建华人社团网”,写下了他连日来的内心感受。

“郑和”舰到访瓜亚基尔后,负责提供后勤保障的庄锋就把生意上的事交给了妻子打理。那5天里,庄锋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为“郑和”舰官兵的服务保障上。

“华侨的爱国心、中华情,我们感受一路,感动一路,接受教育一路。”廖世宁告诉记者,每次到访,当地华人华侨都视“郑和”到来 为节日,热烈迎接,全心保障。

民众在“郑和”到访马来西亚巴生港后,在军舰开放日纷纷登舰参观,使“郑和”舰成了欢乐的海洋。张宇,一位6岁的小男孩,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陪伴下特意从新加坡赶来。为了能早一点看到“郑和”舰,一家5口前一天的晚上就从新加坡赶到巴生,并在附近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当天一大早就赶到了港外排队。

小张宇的爷爷告诉记者,他们是第二代移民华侨,祖籍是广东汕头,早就有到中国故土看一看的愿望,但一直未能成行。这次得知“郑和”舰停靠巴生港后,一家人两天前就着手准备了。他说,这次之所以带着家人都过来看,就是要让后代们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国,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曹金平 李秦卫)

2012年4月16日,在航海实习课堂上,我方学员与巴基斯坦学员进行交流。王平 摄

2012年4月21日,中巴学员共同使用六分仪训练。刘征鲁 摄

2012年4月23日,“郑和”舰驶向胡志明港。刘征鲁 摄

2012年5月1日,马方军人参观了“郑和”舰。王平 摄

2012年5月3日,离开巴生港前指挥员与华人华侨握手致意。刘征鲁 摄

2012年5月3日,中巴海上联合演练中,“郑和”舰女学员在与对方进行灯光信号演练。胡善敏 摄

2012年5月17日,护航编队直升机绕“郑和”舰飞行。刘征鲁 摄

2012年5月18日,“郑和”舰与“微山湖”舰在亚丁湾进行靠帮补给。刘征鲁 摄

2012年8月13日,“郑和”舰停靠汤加潘格摩图。胡善敏 摄

2012年,“郑和”舰与意大利海军“多利亚”号导弹驱逐舰进行编队机动演练。胡善敏 摄

2012年,“郑和”舰抵达参加欢迎仪式。胡善敏 摄

2012年,我军出访女学员成为厄各界关注的焦点。刘征鲁 摄

2012年,厄瓜多尔当地军人和民众参观“郑和”舰。王平 摄

2012年访越期间,指挥员接受献花。刘征鲁 摄

气象教员正在给女学员讲授气象知识。刘征鲁 摄

在外国港口停靠期间,出访官兵每天举行升旗仪式。刘征鲁摄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第三次环球航行

(2015年4月—2016年2月5日 历时309天访问16国18港)

海军152舰艇编队环球航行:创人民海军历史之最

编队在大西洋航行补给。代宗锋 摄

由海军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导弹护卫舰“益阳”舰、综合补给舰“千岛湖”舰组成的152舰艇编队,在完成护航和环球访问任务后,于2月5日返回位于舟山的母港。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自2015年4月从舟山起航以来,309天的征程中,编队访问16国18港,总航程5.23万海里,任务航程之远、航经海域之广、时间跨度之长、访问国家之多,均创人民海军历史之最。

编队政委叶建林说:“执行任务以来,编队官兵始终以走向深蓝的历史担当、无私奉献的宽广胸怀、矢志作为的拼搏精神,在五大洲三大洋立起了‘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唱响了一曲建功深蓝的时代凯歌。”

一次说走就走的环球之旅,彰显祖国的强大与自信

“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是在它的海军走向世界中实现的。”环球航海家麦哲伦的名言,已被历史反复证明。

在152舰艇编队之前,导弹驱逐舰“青岛”舰、综合补给舰“太仓”舰于2002年完成了环球之旅。2012年,大连舰艇学院训练舰“郑和”舰实现了单舰走世界。

编队指挥员王建勋告诉记者,与前两次任务不同,152舰艇编队是在亚丁湾海域执行了4个多月的护航任务之后,直接转入环球访问任务,没有经过专门准备,可以说是一次“说走就走的环球之旅”。

说走就走的行动,展示的是大国形象,彰显的是大国自信,折射的是大国实力。

有专家指出,舰艇编队进行环球航行,综合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全球导航定位能力、全球信息通讯能力、全球气象分析掌握能力、全球航行支援保障能力,这些都要有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作为支撑。

执行任务前,编队指挥舰“济南”舰刚刚入列不到半年时间,“益阳”舰和“千岛”湖舰数次参加亚丁湾护航、远海训练等任务,装备和人员均处于“连轴转”状态。然而,编队参谋长陈德楠信心十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们有了更好的舰艇和更高素质的水兵,这是我们完成此次环球之旅的底气所在。”

在军舰停靠国外港口期间,记者看到一筐筐蔬菜、一箱箱鲜奶等主副食品源源不断送上军舰。编队后勤组组长杜德军告诉记者,编队与中远公司等单位合作,实行“国外综合补给、国内筹措物资、商船捎带保障”的保障模式,任务期间为编队补给油、水、主副食品。“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的企业遍布全球,这是我们能够进行全球保障的基础所在。”杜德军说。

访问澳大利亚前夕,“千岛湖”舰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海军启动前出保障机制,在舰艇靠港前,前出器材和人员均已抵达,保证了装备及时修复。编队装备组组长刘广荣介绍,任务舰艇的大部分装备都与研发方开设了应急保障24小时“全球连线”,重要装备还建立了前出保障机制。这些都得益于国家日益强大的科研实力和远程投送能力。

309天的护航和环球征程,编队官兵充分感受到了身为大国海军的自豪:我国被护船舶打出最多的巨幅标语是:“祖国万岁!”

华人华侨登舰参观时最激动的话语是:“有强大的祖国作后盾,我们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编队在大西洋航行补给。代宗锋 摄

一次边航行边练兵的磨砺之旅,诠释官兵的忠诚担当

“建设‘蓝水海军’,要求我们不仅能够全球航行,更要逐步具备全球到达的能力。”两次执行护航任务的“益阳”舰舰长周耀金深有感触。

从黄水到浅蓝,再到深蓝。中国海军152编队亮剑深海大洋,历经深蓝考验。

“编队右前方15度、距离6.5海里处发现2批可疑小目标快速接近!” 2015年5月3日2时许,正在执行第835批护航任务的“益阳”舰接到报告后,迅速进入一级反海盗部署。

记者通过光电夜视仪看到,“益阳”舰右前方2艘母船各拖带4条小艇,母船上携有多个汽油桶,特征与海盗船近似。

“益阳”舰转向加速,打开强光探照灯,对疑似海盗船进行灯光警告,并保持隔离外逼态势,阻止疑似海盗船继续向编队接近。与此同时,直升机牵引出库,特战队员携武器装备在飞行甲板就位,随时准备出击。

整个动作紧张有序,官兵们按平时演练部署迅速到位。3时10分许,在“益阳”舰的驱逐下,可疑目标减速转向远离编队。

谈及此次经历,“益阳”舰操舵班班长罗冲轻松地说:“能把平时训练成果在实战中体现出来,心里只有兴奋没有紧张。”

舰行大洋,全程锤炼。编队着眼护航、环球访问任务海域复杂陌生、远洋实战背景突出的实际,坚持常态化练兵,积极探索以任务带动训练、训练支撑任务的方法路子,抓好单舰基础训练、协同配合训练、实战化课目训练,着力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和兵力使用效益。任务期间,600多名官兵完成个人岗位能力认证,刚入列不久的“济南”舰更是在远海大洋上拿到了战斗力的通行证。

战场建设,功在平时。编队指挥组组长洪淼告诉记者,要做一支能够全球到达的“蓝水海军”,就必须对陌生海域的水文气象等条件有所了解。

“海量数据在训练场上可以为指挥员制订训练方案、完善战法训法提供支撑,在战场上就是料敌先机、出奇制胜的关键要素。”济南舰舰长刘冕告诉记者。

护航和环球访问任务就像是一块“磨刀石”,海军远海兵力运用能力、远海指挥控制能力、远海兵力投送能力和远海遂行任务能力,经受了实打实的磨砺,海军全面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

编队在大西洋航行补给。代宗锋 摄

一次敞开胸怀的友谊之旅,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2015年9月6日上午,地中海海域,刚刚结束对埃及友好访问的152舰艇编队,与埃海军“托什卡”号导弹护卫舰举行联合演练,大海上双方舰艇犁波耕浪,气势如虹。

以此为开端,环球访问途中,编队又先后与丹麦、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5国海军舰艇,分别在北海、比斯开湾、大西洋、南太平洋、爪哇海等航经海域开展联合军事演练。演练以《海上意外相遇规则》为基础,涵盖指挥通信协同、编队运动、海上救生等课目。

编队外事参谋陈冲表示,无论是护航期间的指挥员互访、情报信息共享,还是环球访问期间的联合演练,都拓宽了世界各国观察中国、认识中国军队的窗口。

此外,编队还走访拜会到访国官员、军方领导40人次,接待参观5.5万余人次,赴到访国学校、孤儿院走访慰问5次,并积极与到访国海军开展篮球、足球、拔河友谊赛和帆船、赛艇等交流活动。

编队首访美国东海岸,驻杰克逊维尔的美军举办沙滩篝火招待会,500多名中美海军官兵热烈地交流人生经历、家庭生活,加深了理解信任,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苏丹孤儿院,编队慰问小分队为小朋友们表演了歌舞、武术等精彩节目,并赠送了慰问品,临行前小朋友们依依不舍地问到:“中国海军,你们还会再来吗?”

“交流增进理解,理解加深信任,正在走向深蓝的中国海军向世界敞开胸怀,表明了中国海军维护世界和平和加强军事交流合作的鲜明态度。”曾4次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的保障指挥所指挥员潘志强一语中的。

频繁的交流合作,为编队官兵提供了发现自身不足、学习他人优长的好机会。

“从装备上来看,外军的一些装备虽然不好看,却非常实用。”“外军制订计划非常严谨,提出了很多假想情况。”……外军的闪光之处,让编队官兵颇为感慨。

深蓝大洋见证了人民海军的转型,也目睹了海军官兵走向世界的步伐。驻吉布提武官纪明周接待过中国海军多批护航舰艇,他最大的感触是:与几年前相比,官兵们对外交往少了一份羞涩,言行举止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得体。

编队访问瑞典时,官兵流利的英语、文明的举止、强烈的环保意识,给瑞典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舰艇开放日当天,前来参观的瑞典民众在码头上排起了200多米的长队。瑞典海军一名官员称赞:“中国海军官兵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王志秋 代宗锋 刘亚迅)

“济南”舰航行在新苏伊士运河上。 代宗锋 摄

本文来源:http://www.foiegrasandflannel.com/jiaodian/127151/